聚焦产教融合 聚力技术引领
建设智能制造集成大平台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为适应江苏制造强省对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应用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新诉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聚焦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教育输出为重点,通过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建成引领中小企业智能化升级的产教融合集成性服务平台。
一、项目实施主要举措
(一)不断升级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实现宏观并跑产业发展
在已取得良好示范效应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1.0基础上,围绕江苏省和无锡市重点发展的物联网、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集群,无锡职院与施耐德、西门子、百度、ABB集团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聚焦制造智能化刀具自动化补偿、绿色加工工艺、智能工装夹具、可编程控制器、工业传感器、制造执行系统、设计与运算软件等关键技术,联合政府协同升级建设具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大平台“智能制造工程中心2.0”,打造产教融合型的制造智能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与服务化转型解决方案。
(二)建设中小企业智能化技改示范中心,引领区域产业升级
无锡职院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发展为导向,主动在科学技术应用链上寻找位置,下沉基层中小企业,形成服务企业生产与服务“端到端”全智能化升级能力。目前,学校设立无锡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JTEC)滨湖分中心,在建的无锡智能制造技术交易平台,较好的促进了智能制造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服务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2019年以来,平台实现技术交易合同认定资金额累计超过250亿元,企业、学校和认定中心三方技术交易额3000多万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000余家,将建成为全国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转化的典范。
(三)集成“四位一体”大平台功能,促进多链有机融合
无锡职院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打造成集“技术创新、应用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有机融合。平台在承担技术创新项目的同时,开展“创新班”教育,培养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承担培养社会急需高技能人才任务,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面向国际输出职业教育标准。
二、项目运行显著成效
(一)研学相长,建成智能制造“工匠摇篮”
基于集成平台,实现了年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超过4000人次 、社会培训达9万人天;“创新班”学生共申获专利26O多项,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500多项,累计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21个。学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人数达17.3%。学校获省级及以上教科研成果奖近50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二)教以产强,促进科技服务成果丰硕
目前,无锡职院已形成20多个省、校级科技创新团队。依托集成平台,牵头9项智能制造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年完成100余个智能制造技术开发项目,共转让专利116件。校企共建有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近3年“四技”服务到账金额超过6000万元,为常熟开关、苏州未来等15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单体横向科研到账超过1200万元。
(三)多方协同,形成产教融合良好生态
学校联合驱动辖区企业转型升级,与乡、镇、街道级政府开展政校合作。与品牌企业合作成立开源创新学院、华飞航空学院(混合所有制),与施耐德、西门子、百度等世界500强、龙头企业合作共建7个产业学院。推进集团化办学,牵头组建了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 无锡市物联网职教集团等3个职教集团,其中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获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三、项目经验总结
(一)实践了“平台、项目、技术、资源”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
无锡职院遵循 “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彰显特色,科研反哺教学,积累凝练文化”理念,探索实践了由“平台、项目、技术、资源”四要素组成, 螺旋提升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技术技能积累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二)构建了“三聚集、两服务”校企协同体制机制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聚集“引导、发展、服务”三大动力,满足企业创新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两大服务需求,创新构建了“三聚集、两服务”校企协同体制机制,保证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集成大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政行企校深度合作,提高了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等3个职教集团的建设效益。
(三)打造了国内一流的区域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建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工业物联网公共实训基地”“无锡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两个基地将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地区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将打造成为区域机电类工匠培育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产业国际合作技能实训中心,有效的促进了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两个基地也分别入选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和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师生学习借鉴,如文章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