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让促进学生就业成为新常态

2017年05月26日 10:05  点击:[]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是伴随着我市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于2007年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如今拥有专兼职教师32人,副高以上职称12人,博士1人,硕士17人。建设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精密仪器室等8个实验实训中心,实验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如今开设有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营养与检测(海关检验检疫方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八年来,他们秉承“不贪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只求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办学理念,遵循新型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工作重心,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深入调研,更新理念,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食品工程学院深入食品企业调研工作任务、岗位职能;深入食品检测机构调研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检测操作规范;深入行业协会,了解行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状况;深入同类院校调研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实施。构建了围绕“学校、企业”两个育人途径,通过“课堂微循环、课程小循环、学期中循环、顶岗大循环”四个教学环节的循环,实现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专门能力”的三个职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双途径、四循环、三提升、一促进”的“2431”人才培养模式。

二、平台支撑,四训联动,构建双核教学新团队

几年来,食品学院围绕高职教师能力的静态结构,对全院专业教师开展“校内培训、校际联训、企业实训、专业赛训”,通过“四训联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托“河南豫北高职教育集团、河南食品高职教育集团”两个职教集团平台和“粮油加工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食品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两个技术科研平台,使教师“基于职业的专业理论、基于职业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能力、基于职业的教育理论、基于职业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以校内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专家为“双核”,校内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为两翼,以双师教师为基础的双核教学团队。为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营造合作育人新环境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食品工程学院坚守“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管理、合作发展)高职办学理念,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共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海关检疫检验方向),学生第三年在北京强化海关岗位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改善校内实训环境,与好利来控股有限公司共建了烘焙实训中心,并与省内外30余家大中型食品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使学生及早熟悉职业岗位,组织学生建立的模拟公司,以实训中心为基地,设立了“采购、生产、检验、销售、财务”等模拟岗位,由学生自主经营。并定期邀请食品企业专家为学生培训,学生参与模拟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有效提升了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四、立足教学,服务产业,凝炼教学科研新成果

    食品工程学院建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教育部食品专指委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教师承担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编高职教材40余部,获得新型实用专业进10项。教研成果促进学生就业,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

    细雨催春至,桃李自竞芳。食品工程学院通过多措并举,让促进学生就业成为新常态,从这里走出的一届届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安全食品的把关人。为使人们享用安全的美食,他们一直奔走在路上。(食品工程学院王跃强)

上一条:食品工程学院举行综合实训总结会 下一条:第九届河南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河南选拔赛圆满结束

关闭

教育教学
 教学安排 
 培养方案 
 教学成果 
 管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