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学院校企人员流动管理细则

2017年05月26日 10:46  点击:[]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培养与培训,建成一支与学校专业发展、教学规模相适应,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素质优良,职称、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建立一支数量和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合理利用高职同类院校和企业的人才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兼职教师队伍的考核和管理。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促进广大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精湛的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陶冶和教育。倡导优良教风学风,要求教师遵守教育法规和学术道德,在教学科研中既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又严谨求实,力戒急功近利,杜绝弄虚作假,抵制学术腐败。强化教书育人的政策导向,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3、形式多样,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

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或请进来,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学历补偿与素质提高相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鼓励学历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教师参加对口的自考、函授学习,提升自身学历。50%的专业带头人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或出国培训,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参加与技术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各项职业技能竞赛。切实加强新技术和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培训,采取与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培养的方式,提高教师新技术吸收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能力。

积极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不断引进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适度引进全国重点大学和外省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强教师队伍的发展后劲。专职教师均有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使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者达到专职教师的90%以上。

4、构建合理科学的专业教师团队。

突出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教师三支队伍建设。中职教育相关制度。各专业教师团队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教研室的作用,创建示范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鼓励教师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加大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优秀专业教师队伍。

5、完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岗位职责,确定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标准工作量,为有效进行考核、激励提供客观依据。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二、教师建设思路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准突破口,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着眼激励,着力完善,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1、弘扬师德,完善教师队伍的导向机制。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建设,采取正面导向、榜样激励,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师德教育方式,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核、奖惩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列入学年度教师考核之中。

   2、深化改革,完善人事管理的运行机制

以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为重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实施岗位管理、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业准入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逐步建立高效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

    (二)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龙头,以骨干教师培训为主线,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基础,以校本培训和企业培训为抓手,着力构筑点、线、面和谐发展的立体式师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务实高效,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培训、基本功训练,构建以学科知识或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条线培训体系。内容注重针对性,过程注重实践性,方式注重多元性,让职教理念通过实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在各类培训中,强化教科研的引领,强化骨干教师的引领,引导教师做研究型教师,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推进教师均衡化发展

坚持面向全体教师,创新教师培训的途径与方法,为每位教师创造学习、发展的均衡机会和条件。通过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探索和实施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教研与科研并举、理念与实践结合、学校与教师同行的校本培训新格局;并健全包括督导评估、奖惩机制等内容的校本培训长效督查机制。

  (三)完善名师培养机制

1、创新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各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分期、分批有序地送到企业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出台名师工程方案,为已有一定影响的名教师提供继续发展的平台。

2、实施骨干教师的动态管理。构建评选准、流程畅、效益高的骨干教师评选管理模式,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又为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创造动力和空间。

    三、培养培训内容与措施

1、争取政府支持,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是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汇报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积极与组织、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协调进一步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增加师资培训项目和培训经费;三是与市、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参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同探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新观念,新举措。

2、加强组织领导,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经费保证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学校师资建设工作,确保每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足额到位。

3、完善人事分配制度,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持续活力

1).深化全员岗位聘任制,教师竞聘上岗,对教师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和合同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生动局面。

充分利用、挖掘学校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对接地方行业和产业,构建学校、地方企事业单位、其他科研机构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在引进、使用、选拔人才工作中,创造育才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倾注人文关怀,解决后顾之忧,提供管理服务,留住优秀人才,稳定教师队伍。

2).健全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实行课时津贴制、下班补贴、教职工收入与绩效、贡献挂钩。政策向一线教师、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双师素质骨干教师、高层次兼职教师倾斜。在操作上,以慎动存量、拉开增量为重点,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3).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以建设科学的可量化的教师岗位业绩点考核指标体系为主要内容。教师岗位业绩点考核指标设置突出体现双师素质要求,重点考核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重点考查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成果。

学院将“十佳教师”、“专业带头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的评选作为激励教师争先创优,提高素质的长效机制,对教师进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考核结果与评优、职称评定挂钩。

4、坚持校企深度融合,产教研有机结合,建立较完善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1).实现校企之间三项对接。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培养,实现三项紧密对接,即学校专业课程与企业生产服务对接,授课专业教师与技能工人、能工巧匠对接,学生技能与工作岗位对接。

2).做到校企之间“四有四到”。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培养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机构,有管理章程和办法,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日程工作安排报表,有检查考核、验收总结报告;“四到”,即培养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经费到人,时间到点。

3).强化校企合作中专业教师的三大责任。一是在企业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责任。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时间30天以上,每三年到企事业单位轮训一次。二是专业教师承担实训授课、实习指导的责任。专业教师在企业开展一定学时的实训授课,与企业专技人员、操作工人一起指导学生实习。三是课题研究的责任。晋升职称的专业教师在聘期内完成或参与一项技术改造课题。专业带头人在聘期内要主持一项技术改造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在聘期内要主持或主要参与一项技术改造课题研究。

5、围绕重点建设专业,建设一支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1).专业带头人培养

专业带头人必须具备:高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成为专业建设的龙头;具备最新的建设思路,主持专业建设,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专业建设方面的工作,牵头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建设,主持一门精品课程。

2).骨干教师培养

通过对中级职称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新技术培训、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学术交流、企业调研、承接课题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使之具备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的骨干力量。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中,实现三个突破。一是队伍建设理念的突破。聘请企业行业兼职教师授课,是中职学校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需要,是为企业行业和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需要。二是兼职教师队伍规模的突破。学校要建立“兼职教师资源总库”,各专业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地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资源,建设好“专业兼职教师子库”,相对稳定一批骨干兼职教师队伍,避免兼职教师聘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建设期内重点建设专业至少有30 名以上的兼职教师入库,保证各专业随时都能找到合适的兼职教师。三是兼职教师聘用、考核办法的突破,使兼职教师聘用考核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6、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树立师德标兵,倡导教师爱岗、爱生、爱教的新风尚,使全体教职员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正确对待名利,激励教师以身立教,做敬业奉献的模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1).加强对《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等政策法规学习和理解,做好政治学习笔记,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杜绝违法犯罪、教学事故和一切不良社会影响行为的树立。

2).完善《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教师学习管理条例(试行)》、《教师年度考核制度(试行)》等各种制度,修定《教师年度综合考核方案》,修制定学生评教方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评选奖励师德标兵。

    四、保障措施

1、发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关注项目管理、审查监督和检查评估,群策群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建设质量。

2、实行子项目负责人目标管理制度。根据项目组的分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形成“严格要求,量化管理,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工作机制,以提高项目建设整体效益。

3、部门协调配合。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对口管理,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如期高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014年8月22日

上一条:大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方案 下一条:食品加工实训室“6S”标准化管理细则

关闭

教育教学
 教学安排 
 培养方案 
 教学成果 
 管理文件